十年感恩奋进,十年非凡巨变。延边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◆★★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上下同欲、勠力同心◆■,“锻长板★◆、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扬优势”,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,振兴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★★,交出了亮眼答卷:经济总量实现了从635亿元到1018亿元的飞跃,成为吉林省第三个GDP迈入千亿级别的地区★◆◆◆■★,跨进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方阵。 十年来,延边州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摆在突出位置◆◆◆★■,加快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,推动全州农业经济持续做大做强,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延边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。通过品质提升与品牌创新双轮驱动,延边州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粮食产业体系★★★,延边的粮食品牌也向着全国知名品牌目标迈进。伴随着农特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,乡村旅游、休闲农业★■◆■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。◆■★◆◆■“厕所革命”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推进,危房改造、村容村貌提升让乡村更加宜居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◆■◆★■、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画卷在延边大地徐徐展开◆★■★■。 嘉泽储能电池制造等新型储能产业链条初现雏形■◆;凯莱英生物制药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,伊利石等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,卡森细胞等一批医美企业投入运营◆◆★★■★。同时■◆★,延边州抢抓“双碳”机遇★◆◆◆,精心谋划以抽水蓄能为龙头,风、光◆★■■★、储协同发展的新能源版图。绿色低碳产业成为驱动全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 干字当头凝合力,聚力发展兴伟业■★■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延边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◆■,阔步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,奋力奏响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、可持续振兴的崭新乐章,这颗东北亚的璀璨明珠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! 多年来◆■■◆★,州委、州政府始终坚持前沿意识、开放意识◆■◆★■,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并重、沿边开放和内陆开放并举◆■■,着力构筑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◆■★■★“桥头堡”,坚持把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扩大开放的主引擎,充分运用综合保税、市场采购■◆◆、互市贸易、落地加工试点等政策,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、铝材进口利用等重点产业园区。大力推进延吉—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,加快发展生物制药、跨境电商、服务外包、医美康养、文化旅游等产业,培育壮大面向东北亚的口岸经济合作区、新兴产业集聚区★◆★■、绿色产业发展区◆◆★★■■、文化旅游经济区。 近年来★★■,延边州深度挖掘文旅资源禀赋★■,坚持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,启动“延边州旅游千亿级产业攻坚行动★■◆■◆★”★◆,锚定文化强州■◆★■、旅游强州、冰雪强州目标◆★★■◆,深度挖掘生态■★★◆、民俗、冰雪、边境、红色五大核心资源★◆★■■◆,冰雪旅游、民俗体验、边境风情等特色旅游产品持续吸引国内外游客。2024年★★,延边州文旅产业实现井喷式发展,接待游客4511万人次,同比增长70%;实现旅游收入746亿元,同比增长71%;全年接待入境游客数全省排名第一■◆◆■;在线旅游接待人次和在线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幅均在省内排名第一;继入选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”之“十大魅力打卡之城”后又荣膺■★◆★■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■★◆◆”之“美好焕新城市”称号;入选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◆◆■、2024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等。 近年来★◆★★■■,州委■■、州政府坚持◆■◆◆■“项目为王”理念不动摇◆◆■■★■,把抓发展的注意力聚焦到项目上,把稳增长的着力点集中到项目上,聚焦打造◆◆★■“十大产业集群”和培育■★■◆★“五新产业”,立足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◆■★◆■,推动一大批“打基础、利长远◆★、增后劲”的重大项目落地见效★★,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◆★。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★■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■■★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★■,务经书面授权。 十年来,延边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,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81.5%以上,位居全国前列■◆■◆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,虎豹种群数量从2017年的27只、42只显著增长至70只、80只左右,成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范例■◆。全州8个县(市)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(市)全覆盖,延边州成功入选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★★■,成为省内唯一的全国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。延边州连续5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位居全省第一;24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5.8%;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%★★■◆。◆★★■“蓝天白云常驻★◆、绿水青山常在”已成为延边的生动写照。 “十四五◆◆■■◆”以来★◆,延边州完成造林绿化18.6万公顷,稳居全省前列◆■;“绿美延吉★◆★”行动纵深推进■◆★★■★,城区绿化覆盖率39%■★◆◆■,公园绿地服务率80%。2024年全州林草产业产值达382★■◆★.87亿元,同比增长23.62%★◆◆■■。
十年感恩奋进,十年非凡巨变。延边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◆★★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上下同欲、勠力同心◆■,“锻长板★◆、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扬优势”,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,振兴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★★,交出了亮眼答卷:经济总量实现了从635亿元到1018亿元的飞跃,成为吉林省第三个GDP迈入千亿级别的地区★◆◆◆■★,跨进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方阵。
十年来,延边州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摆在突出位置◆◆◆★■,加快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,推动全州农业经济持续做大做强,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延边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。通过品质提升与品牌创新双轮驱动,延边州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粮食产业体系★★★,延边的粮食品牌也向着全国知名品牌目标迈进。伴随着农特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,乡村旅游、休闲农业★■◆■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。◆■★◆◆■“厕所革命”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推进,危房改造、村容村貌提升让乡村更加宜居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◆■◆★■、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画卷在延边大地徐徐展开◆★■★■。
嘉泽储能电池制造等新型储能产业链条初现雏形■◆;凯莱英生物制药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,伊利石等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,卡森细胞等一批医美企业投入运营◆◆★★■★。同时■◆★,延边州抢抓“双碳”机遇★◆◆◆,精心谋划以抽水蓄能为龙头,风、光◆★■■★、储协同发展的新能源版图。绿色低碳产业成为驱动全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干字当头凝合力,聚力发展兴伟业■★■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延边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◆■,阔步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,奋力奏响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、可持续振兴的崭新乐章,这颗东北亚的璀璨明珠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!
多年来◆■■◆★,州委、州政府始终坚持前沿意识、开放意识◆■◆★■,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并重、沿边开放和内陆开放并举◆■■,着力构筑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◆■★■★“桥头堡”,坚持把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扩大开放的主引擎,充分运用综合保税、市场采购■◆◆、互市贸易、落地加工试点等政策,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、铝材进口利用等重点产业园区。大力推进延吉—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,加快发展生物制药、跨境电商、服务外包、医美康养、文化旅游等产业,培育壮大面向东北亚的口岸经济合作区、新兴产业集聚区★◆★■、绿色产业发展区◆◆★★■■、文化旅游经济区。
近年来★★■,延边州深度挖掘文旅资源禀赋★■,坚持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,启动“延边州旅游千亿级产业攻坚行动★■◆■◆★”★◆,锚定文化强州■◆★■、旅游强州、冰雪强州目标◆★★■◆,深度挖掘生态■★★◆、民俗、冰雪、边境、红色五大核心资源★◆★■■◆,冰雪旅游、民俗体验、边境风情等特色旅游产品持续吸引国内外游客。2024年★★,延边州文旅产业实现井喷式发展,接待游客4511万人次,同比增长70%;实现旅游收入746亿元,同比增长71%;全年接待入境游客数全省排名第一■◆◆■;在线旅游接待人次和在线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幅均在省内排名第一;继入选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”之“十大魅力打卡之城”后又荣膺■★◆★■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■★◆◆”之“美好焕新城市”称号;入选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◆◆■、2024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等。
近年来★◆★★■■,州委■■、州政府坚持◆■◆◆■“项目为王”理念不动摇◆◆■■★■,把抓发展的注意力聚焦到项目上,把稳增长的着力点集中到项目上,聚焦打造◆◆★■“十大产业集群”和培育■★■◆★“五新产业”,立足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◆■★◆■,推动一大批“打基础、利长远◆★、增后劲”的重大项目落地见效★★,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◆★。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★■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■■★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★■,务经书面授权。
十年来,延边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,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81.5%以上,位居全国前列■◆■◆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,虎豹种群数量从2017年的27只、42只显著增长至70只、80只左右,成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范例■◆。全州8个县(市)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(市)全覆盖,延边州成功入选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★★■,成为省内唯一的全国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。延边州连续5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位居全省第一;24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5.8%;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%★★■◆。◆★★■“蓝天白云常驻★◆、绿水青山常在”已成为延边的生动写照。
“十四五◆◆■■◆”以来★◆,延边州完成造林绿化18.6万公顷,稳居全省前列◆■;“绿美延吉★◆★”行动纵深推进■◆★★■★,城区绿化覆盖率39%■★◆◆■,公园绿地服务率80%。2024年全州林草产业产值达382★■◆★.87亿元,同比增长23.62%★◆◆■■。